□本报记者 李丹 进厂房、走田坎、访社区、入农家……今年春节期间,全省新闻战线的编辑记者们带着满腔热忱与祝福,踏上“新春走基层”的采访路,倾听追梦的故事,感受发展的脉动,用手中的笔、镜头、话筒记录群众的多彩生活,讲好奋斗故事,生动展现全省各地奋力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取得的新成就、新气象。 走下去 端出年味十足的新闻大餐 “长壮了,晒黑了,不错,加油干,不用记挂家里。”2月4日,除夕夜,家住安徽六安市的杨孝奎与未能回家过年的儿子视频通话。 1500公里外,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村民吉好也求家里,趁着采访间隙,参加“新春走基层”报道任务的四川日报记者杨树跟父亲杨孝奎视频连线。 “没回家有遗憾,但到基层采访更有收获。”杨树说,他在朋友圈分享了当天的心情:这是我25年来第一次没有与家人在一起团年,但是在凉山脱贫攻坚一线,与彝族同胞一起团年也很有意义,我想这会是我人生中难得的一次体验。 “群众在哪里,基层就在哪里,新时代的四川故事就在哪里。”四川日报推出的“新春走基层”专题,下设“总书记牵挂的那些人那些事”“凉山战报”“关心关爱农民工”等专栏。记者们聚焦凉山脱贫一线,关注各地民俗活动,用眼去观察、用心去感悟、用笔去记录,推出《报告总书记:我们家脱贫了》《今年“团年饭”在新家吃》《雪山石头皆是发展题材》《陪留守老人过个闹热年》等“沾泥土、带露珠、冒热气”的文图报道,不仅年味十足,而且突出了新年新风尚,受到社会广泛关注。 春节期间,四川广播电视台把镜头对准川籍农民工和返乡创业致富领头人,推出《打拼千里外 故乡咫尺间》系列报道和《引凤归巢 强基固本》系列报道,见证“娘家人”为他们带去的温暖和关心,用一个个场景和细节,勾勒出新时代四川人积极向上的品格,凝聚起追梦圆梦的正能量。伴随着1月21日春运启动,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频率多路记者深入春运一线,记录拼搏故事,见证团圆瞬间,感受时代变迁,传递中国情意,播出相关报道17篇。 四川新闻网推出“新春走基层·春暖”系列特别报道,12名记者走进汶川县、成都战旗村、凉山三河村、凉山火普村、天府新区等地开展回访。在凉山,记者们通过村民、驻村第一书记、帮扶人员等的讲述,呈现一年来的变化,展现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决心和信心。 各市州编辑记者们在一线,采写了一批高质量、有温度的新闻稿件。成都传媒集团所属各家媒体开辟“新春走基层”专栏9个,刊(播)发文章、视频、图片近百篇。攀枝花日报社旗下媒体连续推出一系列鲜活而接地气的人物报道。德阳日报开辟“我们的节日·春节”栏目,推出5组特别报道,向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敬。甘孜日报记者兵分3路推出“欢乐过大年,重建新家园”报道,对白格堰塞湖自然灾害所涉及的白玉县、巴塘县、得荣县受灾群众温暖过春节进行专题采访…… “融”起来 立体传播吸引网友互动 在“新春走基层”中,我省新闻战线强化融合手段运用,进一步壮大主流阵地,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。 一个画面感动海内外:一位银发老人,携一把吉他,在成都宽窄巷子,唱着家喻户晓的《我和我的祖国》,引来无数唱和者……正月初三,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快闪系列活动——新春唱响《我和我的祖国》第五集,走进成都宽窄巷子。让满满的正能量和百姓的共鸣传得更广,四川日报新媒体川报观察首发推出《暖哭了! 成都街头千人唱响〈我和我的祖国〉川剧混搭说唱 央视播出》的图文+视频报道,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,客户端24小时点击量超过300万。 “凉山新眼神”系列,是封面新闻在“新春走基层”系列报道中,推出的重头戏之一。用视频讲故事,用标题聚灵魂,7个视频得到大量点赞,累计全网观看量1000万+,其中《网红篮球哥:我不是凉山科比,我是曲比尔里》单篇观看量达300万+。 省直主流媒体频频发力,市州新媒体各展拳脚。 在遂宁市安居区白马镇寻亲成功的台湾刘玉凤女士,春节与分隔50年的亲人一起过年。遂宁新闻网采访制作了《血脉亲情隔海守望,这场迟到了50年的团圆在白马镇上演》,不少网友观看这条短视频后,表示“泪目了”。 泸州市全媒体联动,视频直播新春走基层活动《暖冬行动 我们在行动》《温暖回家路》等10余场次,吸引了100余万网民在线观看。宜宾日报全媒体邀网友拍“年味”摄“归途”,充分展现春节期间的宜宾普通家庭的年味和暖心事。 成都市金牛区、达州市开江县、眉山市仁寿县、广安市岳池县、内江市威远县、自贡市富顺县依托新建成的融媒体中心,在“新春走基层”中整合区域内外媒体资源,分别推出新金牛公园开园直播、2019年开江春晚、脱贫户谭建刚的幸福年、坚守岗位的岳池县银城公交公司司机李隆友、威远在外务工人员的回家之旅、助推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等新媒体产品、稿件,吸引大量网友阅读和互动,实现“1+ 1>2”的融合效应。 强“四力” 在走基层中获得锻炼和成长 俯下身、沉下心,察实情、动真情。连日来,“新春走基层”活动已成为全省新闻战线开展增强“脚力、眼力、脑力、笔力”教育实践活动的练兵场,通过面对面、心贴心地采访报道,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站稳群众立场、树立群众观点、增进群众感情。“我们不仅收获了有思想、有温度、有品质的作品,也在基层获得锻炼和成长。”杨树说。 2018年底,四川电视台新闻中心启动《习习春风一年间——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一年之际》特别报道。从策划到播出,10多人组成的团队分赴凉山州、天府新区、战旗村、映秀镇等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前视察过的地方,和贫困老乡吃住在一起,和工人一起劳作,亲眼见证电子信息企业彻夜赶工。“这一幅幅生动的故事场景,是新时代四川人的追梦素描,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捕捉得到。”参与记者寇志鹏说。 “好的新闻是用脚走出来的。”作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,今年春节,四川日报阿坝记者站记者徐中成依然在走基层的路上,采写了汶川县映秀镇茶祥子制茶坊将精品藏茶卖到“一带一路”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后,他深刻体会到挖掘新闻不能只看表面。 春节期间,南充市新闻网推出系列触及民生、反映民情的“走基层”报道,“在编辑稿件过程中,我明白了最美的风景在基层的道理。”编辑中心主任杨金霞说。 资阳广播电视台记者陈维用4分钟的新闻,记录了残疾老人的一顿团年饭,他深感记者要在勤思考、善发现,抓细节、找亮点方面下足功夫。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。新闻工作者的行走、发现、思考仍在继续,走基层,不仅在新春。 |